美国之音外事记者
英国皇家海军的“伊丽莎白女王”号航空母舰(HMS Queen Elizabeth)率领的航母战斗群(Carrier Strike Group)正在驶入南中国海并在东亚开展海军活动。此举无疑会影响到正在日益恶化的中英关系。英国此时不顾中英关系受损而向印太,尤其是南中国海进行这样的部署有什么样的战略考量?熟悉内情的英国专家表示,英国这样做并不只是为了响应美国的号召,而是有其自身更为深层的战略谋划。
美国副国务卿谢尔曼星期一(7月26日)在中国天津与中国官员举行了双方所称的“坦率的”讨论。谢尔曼在会后呼吁中国超越中美之间的分歧,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全球大国,与美国在气候变化和新冠大流行等困难的全球问题上合作。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北京表示,美方“不能一边寻求合作,一边损害中国利益”。不过这位发言人说,总体上,这次会谈“对争取下一阶段中美关系健康发展是有益的”。
在美国常务副国务卿访华前夕,中国外交部星期五(7月23日)宣布对包括前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在内的7个人和实体实施制裁,以回应拜登政府上个星期针对中国打压香港自由而发布香港商业警示并对7名香港中联办副主任进行金融制裁。白宫发言人莎琪回应说,美国不会被中方的行动所吓住,而是会继续全力执行美国对中国采取的所有制裁措施。受到北京制裁的个人和机构也做出了回应。
美国和韩国高级官员周四(7月22日)同意努力说服朝鲜重返有关其核项目的谈判。拜登总统上任后提议与朝鲜重启对话,但平壤对此没有表示出兴趣。
白宫星期四(7月22日)表示,它对中国拒绝世界卫生组织对新冠病毒起源进行第二阶段调查的计划“深感失望”,认为这个决定是“不负责任和危险的”。中国一位高级卫生官员星期四说,中国不接受世卫组织的这个溯源计划,称计划的有些方面是“无视常识,违背科学”。
美国国务院星期三(7月21日)表示,美国常务副国务卿谢尔曼将在即将进行的中国之行中向北京展示负责任和健康的竞争可以是什么样子,而且美国希望确保复杂而富有挑战性的两国关系存在“护栏”,以避免竞争演变为冲突。与此同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指责谢尔曼在东京与日本和韩国外交官举行的三边讨论中涉及台海等问题的表态是“蓄意搞集体对抗”和打造北京所说的反华“包围圈”。
美国国务院一位高级官员星期五(7月16日)表示,美国正在与中国就美国常务副国务卿谢尔曼在她即将进行的亚洲之行结束时可能访问中国一事进行谈判,---如果一切都安排妥当的话。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被问到此事时说,他没有可以提供的信息。但有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中方仍在为谢尔曼的访华做准备,并在就细节问题进行谈判。
美国国务院星期四(7月15日)宣布,美国常务副国务卿温迪·谢尔曼(Wendy Sherman)下星期将访问日本、韩国和蒙古。华盛顿的外交政策圈之前曾预计,谢尔曼将访问中国。但国务院宣布的行程没有提及中国。美国国安会的官员说,目前没有更多关于谢尔曼其它可能到访地点的信息可公布。
来自新泽西州的共和党籍联邦众议员克里斯·史密斯(Chris Smith)星期四(7月15日)宣布,他将寻求让众议院全院就他提出的使美国公民有权对中国政府在新冠病毒大流行病期间进行的大规模虚假宣传而提出起诉的法案进行书面表决。众议院外交委员会同天晚些时候通过了一部旨在加强与中国竞争的法案,但是把史密斯提出的这项修正案排除在该法案之外。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赖斯星期三(7月14日)表示,美中关系是多层次的,阿富汗是两国可以进行合作的一个领域,因为双方在这个问题上的利益是一致的。他还表示,美国希望中国在阿富汗发挥建设性的作用,使它成为一个更安全、更稳定与和平的国家。在美国和北约从阿富汗撤军之际,中国正在进行密集的外交,以应对阿富汗局势的变化。
一家美国技术公司在对卫星图像进行分析后发现,长时间聚集在南中国海一个有争议海域的大量中国船只向海里倾倒未经处理的粪便和污水,导致海藻泛滥,对那里的珊瑚礁造成损害,造成了一场正在上演的环境灾难。菲律宾国防部星期二(7月13日)下令军方对此进行调查。
两位跨党派的美国众议员星期五(7月9日)致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要求该机构对删除新冠病毒(SARS-CoV-2)基因序列数据做出解释。他们认为,这些数据可能会提供关于病毒起源的答案。与此同时,最新的一项民调显示,美国民众对新冠病毒起源的看法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现在大部分美国人认为病毒是由中国实验室泄露出来的。
欧洲议会星期五(7月9日)通过了一项决议,呼吁欧盟官员抵制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以回应中国政府持续的侵犯人权。这个不具约束力的决议还要求欧洲政府采取进一步的制裁措施,并支持香港的亲民主活动人士并给香港记者发放紧急签证。中国外交部试图淡化这件事,称它不值得关注。
白宫在一则有关美国捐赠疫苗的推文中附上代表台湾的中华民国的国旗但随后又删除这则推文的举动引起猜测。白宫发言人莎琪星期四(7月8日)在白宫记者会上澄清说,这则推文是“一个无心之失”,而不应被视为是美国官方政策的转变。她说,美国仍然致力于“一个中国”的政策。
在一家中资公司就收购英国一家芯片制造商进行谈判的消息引发担忧之际,英国首相约翰逊周三(7月7日)表示,他不想因为“反华精神”而将所有的中国投资从英国赶走。
美国国会研究处(CRS)在一份本月刚刚更新的报告中说,中国海军被视为对美国海军实现和维持战时对西太平洋深海海域的控制构成重大挑战。报告分析了中国进行海军现代化的多个目的,包括在必要情况下以军事手段应对台湾局势,而美国国会需要考虑的是,美国海军是否对中国海军现代化的努力做出了适当的反应,而国会在这个问题上做出的决定可能会影响到美国及盟国的安全、海军能力和资金需求以及国防工业基础。
美国国务院周四(7月1日)发布的一份年度报告说,17个国家在打击人口贩运问题上缺乏行动。报告称,歧视性政策使人口贩卖问题长期存在。这是美国首次把这两者联系起来。报告继续把中国列入表现最差的第三类国家的名单,称中国有“普遍的强迫劳动的政策或是模式”,尤其是在新疆地区。
《华盛顿邮报》星期三(6月30日)报道说,中国已开始在西北部的甘肃玉门附近的沙漠地区建造独立专家所说的100多个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射井,这可能标志着北京在大幅度扩展其核能力。
俄罗斯总统普京星期一(6月28日)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举行了视频会晤,对中俄之间日益密切的关系表示赞赏,並就《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年发表联合声明,决定把条约延期。此前不久,普京在日内瓦与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了峰会。有分析人士认为,与西方关系紧张的中俄两国展示团结有抱团取暖之意,但这并不意味着普京处于被美国和中国争相拉拢的地位。
美国政府针对新疆强迫劳动问题采取跨部门行动。拜登政府星期四(6月24日)表示,禁止中国新疆合盛硅业公司及其子公司生产的用于太阳能电池板的关键材料进入美国市场,并继续支持在美国国内发展清洁能源供应链。这是华盛顿着手解决新疆持续存在的侵犯人权和强迫劳动问题更广泛努力的一部分,也是打击美国所说的中国不公平经济做法并推动美国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一部分。拜登政府官员说,这项行动不会影响到美国清洁能源的目标。
加载更多